
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出抓好霍乱、流行性出血热、流感/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点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实现确保全县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及时组织本单位和辖区医疗机构业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按照法律的有关要求,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除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外,每年最少组织两次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疫情报告和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制订并落实有关制度,加强责任心。
(二)做好疫情报告审核工作。每日至少要在网上进行4次(节假日不少于2次)报告卡的审核(上午上班后,下午下班前必须各审核一次),严格按照当天报告当天审核的要求进行,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确保审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实,同时与分管疾病相关科室和流调医生联系,按规定通报疫情信息,以便于进行疫情核实、流调和疫点处理。做好疫情审核记录和通
报记录。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与报告单位核实,需要报告的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市疾控中心报告。如为填写错误,应要求报告单位立即修改。
(三)加强辖区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的技术指导,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加强疫情报告的主动监测、质量控制和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疫情管理水平。经常深入基层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尤其是要深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及城乡居民中进行主动监测,定期组织疫情漏报调查,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对辖区内的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发现异常报告(疫情报告突然增多或减少、传染病的暴发等)要及时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将调查结果按规定逐级上报。
同时,特别要加强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填报质量的分析,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反馈疫情信息,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做好对疫情信息的预测、预警工作,对重要疫情作出快速反应并进行追踪调查和处理。积极做好历年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的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地处理,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在接到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热、狂犬病、伤寒、布病、炭疽和新发或少见急性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痢疾、猩红热、钩体病、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疾病有暴发流行趋向的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报告时,应按规定时限逐级报告并赶赴
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对本辖区的所有暴发(包括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和重大疫情均要立即上报并迅速查明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尽快扑灭疫情。对基层防保组散发疫点、暴发点、疫区处理情况要按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抽查,除甲类及比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外,其它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必须于3日内完成。
四、肝炎、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防治
要严格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要加强大众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五、霍乱、腹泻病防治
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霍乱的发病及流行规律,同时导致霍乱疫情暴发流行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仍需要提高警惕,高度重视霍乱、腹泻病防治工作,加强领导,早动手,早准备,落实好各项综合性措施:
1、抓好治本措施的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中心,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水产品特别是来自疫区小水产品的管理,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霍乱的水型和食物型暴发。
2、业务培训。配备有较强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业务人员负责霍乱防治工作,并保持人员稳定,要求熟练掌握粪便、水及外环境检索中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疫情报告和处理技术。流行季节前对各类专业人员和疫情报告人员,特别是对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的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分别进行霍乱诊断治疗、病原检验和疫情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对O139检验技术,作为重点予以层层培训,务必使各有关人员熟练掌握。
3、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对大型建设工地等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求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有关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解决好生活用水、厕所、食堂等基本卫生设施和对本单位所有员工的卫生防病教育。
4、监督检查。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腹泻病防治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导,在腹泻病门诊开诊前后进行检查,并写出开诊检查小结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及时上报。
5、伤寒、副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发生的伤寒、副伤寒疫情要及时调查,接到网络直报伤寒、副伤寒疫情后,要于3日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处理结束后及时上报流调个案调查表及疫源地处理小结,并于来年3月份之前进行疫源地二次处理,做好伤寒、副伤寒的查源灭源工作。密切关注细菌性痢疾疫情动态,发现暴发疫情及时报告处理,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6、对不明原因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查明原因。
六、流感/人禽流感的防治
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及应对流感大流行领导小组及专业防治技术小组。密切关注流感/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加强防治队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流感/人禽流感防治技术水平。利用报纸、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众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掌握有关的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适时组织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接种对象的登记,并对接种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及时逐级上报。
七、其它有关传染病的防治
进一步加强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接种登记报告。对出现的暴发点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猩红热、钩体病、手足口病等其它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按《传染病处理常规》及有关专题工作计划进行。
八、加强综合公共卫生监测点建设,做好疾病监测、应急预警与处臵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应急事件调查和处理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完善和 ……此处隐藏5183个字……镇村卫生室医疗机构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的门诊日志,填写完整、规范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疫情报告登记制度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等记录,特别是发病日
期应具体,并应及时上报疫情,做到疫情卡与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信息一致,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不规范现象。疫情报告时限要严格按照修订后的法定传染病时限进行报告。报告及时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必须达到100%。
三、做好重点疾病疫情监测、预测,防治疫情的爆发和蔓延
医院公卫科人员应经常下乡督导加强工作规范性,深入各个村卫生室、学校、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传染病聚集病例或当地新发(罕见)传染病,应立即转诊到上级单位进行救治,及时上报疾控中心,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时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疾病的分布情况和流动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院公卫办公室要求每个村卫生室加强传染病工作的要求,并予以技术支持,督导其提高疫情信息报告质量。同时做好全镇疫情信息的分析、交流和通报工作。
四、继续做好肠道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院内和村卫生室应继续做好夏季肠道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及早做好安排。配合检验科,进行疟疾血检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坚持肠道病自5月1日至10月31日监测工作,定期上报。
五、加强传染病督导检查,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依照《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与规定,对辖区内
医疗单位进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培训及信息报告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并进行评比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其及时改正,如逾期不改者,进行通报并扣除考核积分。
六、切实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素质
院公卫办公室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院内医务人员和村卫生相关人员和学校幼托机构卫生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准确地对并进进行诊断,区分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后,在作出疫情报告。并在规定时限内做好上报、登记工作。
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8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要求我员于5月初成立了以院长杨萍为组长的肠道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由传染病专干卓辉、内科医师谷若、护士张珍等组成,负责肠道传染病各项防治工作,具体分管预防任务,做到层层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根据防治需要制定了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与控制预案,同时强化疫情监测,从5月1日,随时动态监测可能发生的疫情,确保了无大疫。
二、加强技术培训
在5月上旬,对全体职工进行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特别强调霍乱及大肠杆菌所致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危害,人人都懂得抢救措施,掌握治疗原则等,使职工受教育时间达6学时。在6至7月的高温季节,还要进行抗灾防病的业务知识的再培训,确保发生疫情能及时抢救,得到控制。
在5月初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会议,传达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要求,主要培训了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后的应急机制,同时由传染病专干进行了一期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主要是疑似病人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立即上报,并对疫点进行处理,查找易感高危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应急保护。再次强调各村卫生室在5至10月期间,对持续高热及腹泻病人,应及时转到医院,严禁长时间截留腹泻及持续高热病人,并明确责任与后果。
三、加强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充分利用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小黑板等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特别宣传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治,还利用各种会议等进行有效的宣传。于5月下发了一期有如何防治肠道传染病的宣传资料,并在我院门前做了一期关于如何防治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栏,增强群众的卫生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及有可能被污染的水。加强夏季的饮食卫生管理,杜绝食源性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四、加强肠道病的门诊监测
5月初开始进行对医院进行一次专门的肠道门诊开设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进行整改。5月至10月我院共接诊925人,共登记腹泻病人36例,其中肠炎4例,胃肠炎32例。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肠道门诊的督查工作,共检查6次,查得共接诊1184人次登记腹泻病人42人,其中肠炎12人,胃肠炎30例。全年无霍乱等重大肠道传染病发生。
今年的肠道传染病防治有计划,有准备,安全渡过了高发期。但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可疑病人的送检率不够,疫情监测跟不上,专用肠道病门诊条件简陋,不能应对大的疫情,防治药品少等,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确保肠道病防治万无一失。
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9为了进一步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好医疗工作,落实“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现将20xx年我科传染病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疾控人员素质,逐步适应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积极参加县市区举办各种培训班,对本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疾控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根据监测结果,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处置各类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的灵敏性、准确性,提高事件处置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三)逐步提高传染病事件报告的准确性。每月26号之前按时上报传染病人数,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对重点传染病实验室进行网络化建设,提高标本时采集率、送检率、阳性率、结果反馈率,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计量认证工作,提高基层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
(四)进一步密切部门间协作。明确职责,密切各有关部门的协作。加强各地卫生应急信息和工作交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有序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实施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分析工作,加强疫情报告的分析利用。
(六)配合医务科,继续做好加强人禽流感、非典防治。要认真按照防控预案落实相关防治措施,加强应急演练。重点是继续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规范开设发热门诊和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非典和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加强和畜牧业部门的协调配合,出现禽间禽流感疫情时,和农业、畜牧业部门做到“同时到达现场,同时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处理”,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理。
(七)肠道传染病防治。对霍乱、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要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疫情。医院要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设置肠道门诊,对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人实行“逢泻必检,逢疑必报”,要加强对肠道门诊检查。已发现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地区,要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落实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