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产业调研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业产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业产业调研报告1邢郭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工业”龙头,舞“旅游”凤尾,狠抓生态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全乡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作为五马山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邢郭乡是工业大乡,也是我县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聚祥泰、润玉陶瓷、波尔陶瓷、浩锐陶瓷、新大地等大型陶瓷生产厂家在我乡落户,全乡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工业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地区影响力的陶瓷产业片区。
一、邢郭乡发展陶瓷行业的优势
一是物华天宝,资源丰富。邢郭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石、花岗岩、陶土、大理石等,其中石英砂岩品位高达98%以上,储量巨大,是国内少有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大型优质石英砂岩矿藏,此外花岗岩、陶土储量巨大,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供给。二是发展空间广阔。邢郭乡未利用土地多,综合开发潜力大。五马山工业园区位于山前半坡地区,有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可用于项目建设,并且每年有土地整理项目,可按照国家土地使用政策满足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建厂。同时,随着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我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建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石邢公路由石家庄市区直达赞皇经济开发区,京赞公路建成通车,我县已融入省会的半小时交通圈。下一步将打通五马山工业园区3号路,连接红旗大街南延线和石武铁路万城站服务区,园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对外物流交通能力进一步提升。5号路、6号路、兴业路、园区双回路供电工程、泄洪排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都将对陶瓷行业乃至工业园区、全县经济创造优质的投资环境。
二、陶瓷工业的现状分析
20xx年我国瓷砖产量为9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5%。但相对20xx~20xx年连续八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明显增长放缓,这表明我国瓷砖产业的发展已经从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步入了平缓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煤炭、石英石、陶土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陶瓷行业利润空间降低。因此未来陶瓷市场将明显两极化:中高端品牌化,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低端价格战,越来越残酷;一二线城市密集过剩,营销成本继续上涨,三四线市场继续扩大,销售渠道下沉。另一方面,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在关注瓷砖的外观、吸水率、耐磨性等特性的同时,更加关注瓷砖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辐射程度是否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近年来,省、市、县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态度明确、坚决,因此陶瓷行业“节能减排”,生产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健康的产品将成为主流。目前,我县陶瓷行业主要生产通体砖、釉面砖、抛光砖、防滑砖,采用3D喷墨技术,某些低端产业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较弱。同时,陶瓷工业高耗能、高污染也给地方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这与当前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理念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我县发展陶瓷行业发展的途径
在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和“节能减排”的前提下,我县陶瓷行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县、乡及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陶瓷行业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一)与五马山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为陶瓷行业建设提供优质平台。
以改革的精神破解我县陶瓷行业发展的难题,在陶瓷行业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大手笔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县级要充实招商引资队伍,把更多的行政资源投入到工业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来,尤其是投入到陶瓷工业招商引资上来。同时强化招商理念,坚持招大引强,抓大不放小,坚决防止“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按照生态、科技、和节约集约的要求,开展优质陶瓷企业招商攻坚。二是要大气魄优化园区。县、乡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储机制,破解土地瓶颈。同时县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配套设施建设,我乡也将配合县政府、工业区管委会切实加大对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园区吸引力。今年,我乡将占地280亩的浩锐陶瓷二期工程征地及地方事务协调工作,配合完成工业区兴业路、5号路、6号路建设及地方事务协调纳入履职承诺范围,为优化工业园区“保驾护航”。三是大力度提升工业园区服务水平。把陶瓷行业提质增效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完善领导联系重点陶瓷企业制度和企业运行调度制度,做好企业“围墙”外的各项工作,及时解决陶瓷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陶瓷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加快做大做强。
(二)与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相结合,促进陶瓷行业绿色发展。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部署,势在必行 、志在必得、事在人为。陶瓷行业的长足发展必须遵循省、市、县发展的生态导向,建立在“创建生态县”的前提之下。一是制度管理。探寻陶瓷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推进陶瓷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就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整个陶瓷行业。实行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建立行政问责制、激励约束制、监察督导制等。二是实施“四个一批”战略。即提升一批、壮大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通过兼、并、转等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陶瓷向低碳、高端、多元的新型陶瓷转型。三是植绿添亮。乘着造林绿化的“东风”,继续实施工业园区道路两侧和陶瓷企业内部绿化、亮化工程,着力推进陶瓷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三、陶瓷行业自身整改。
作为传统产业的陶瓷业,要以技术创新促节能减排,在加工工艺、生产设备、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特色;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从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消耗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流动型增长。要以品牌建设促提质增效,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分工合作,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由产品主导型向品牌主导型的转变。要以责任意识促科学发展,把理念转化为行动,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工业产业调研报告2一、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食品行业涉及酒类、粮油加工、玉米淀粉、小食品生产、茶叶加工、调味品、魔芋精粉生产等方面。共有企业460个,从业人员1611人,年产值22870万元,销售收入20410.6万元,上缴税金595.6万元万元。其中:酒类企业5户(2户规模以上企业,3户作坊式企业),有职工363人,年产值2220.6万元,营业收入4180万元,上缴税金446.6万元;粮油加工企业440户,有职工1140人,年产值17800万元;1户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小食品加工企业5户,有职工30人,年产值200万元;2户茶叶加工企业,有黄金峡茶场和张赵茶厂,规模较小,年加工茶叶30吨;魔芋精粉生产企业1户;酱油、醋、调味 ……此处隐藏7600个字……。
一、20xx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二、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目前重点产业还很弱小,但已经有一批正处强劲发展的产业,还有一批具有较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明显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提速,我们认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应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加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固有状态,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看,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实施好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应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规律、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要从工业整体发展出发,立足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势发展产业--潜在优势产业,围绕产业联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产业聚集,要与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想结合,与产业园的特色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相适应,发展以现代装备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与浦东联动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创新提升,逐步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支柱,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临港经济特征的多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现代装备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要做好工业产业集群,其根本点就是要以产业中心发展区域的产业为基础,特别是利用其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同类产业和产品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引领导作用,带动经济圈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改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吸引外资在我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和开发能力。
(三)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我们要对重点行业进行细化研究,从中类行业细化到小类行业、细化到产品。从小类行业上研究,以龙头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进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竞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平。同时充分重视国内外市场,做好两个市场大文章。比如电子信息行业,它的发展与国际it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加大技术投入,集中攻关,寻求核心技术突破,不但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法力培育优秀品牌,使之成为的产品新亮点。
(四)开源节流并举,应对能源紧张局面。
工业的快速发展,用能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趋紧。短期来说,强化节能意识,组织协调好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舒缓用能紧张的局面。长远来看,关键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可替代新能源,特别是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从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最佳途径。
(五)统筹协调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园区良性有序发展。
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工业园区则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要把园区的工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和资金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作为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能级,加快培育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培育。通过园区建设,拓宽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吸纳新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后劲。从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把工业园区整合成产业功能区,加快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
(六)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扶持大型优势企业和中小高技术企业,针对我区目前存在的企业多、技术竞争力弱的问题,要继续实施企业集团战略、龙头企业战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力求在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与此同时,进一步扶持中小高技术企业,培育大型企业的后备力量,以形成梯次推进的产业组织体系。比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产业。年,该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规模以上总量的6.8%,实现总产值占总量的7.1%。要把握好产业发展的大势,着力发展增长潜力大、带动效益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和壮大新兴产业。
工业产业调研报告620xx年度,工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壮大工业总量,加速产业集聚,夯实发展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园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情况
20xx年1-12月份,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9亿元,同比增长9.35%。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5.3%。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可比增长7.01%。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3.13%。安排劳动就业人员7430人。
2、经济效益情况
1-12月份,园区企业实现利润累计6.66亿元,同比下降3.26%。企业实际上交税金1.65亿元,同比增长18%。利税总额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2.89%。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园区围绕生物医药、金属制造、新型纸业和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升级。20xx年度,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2亿元,占园区比重87.84%。
1、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占园区比重17%,同比增长16.8%。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7%,同比增长16.9%;实际上交税收3104万元,同比增长24%。
2、金属制造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占园区比重62.8%。实际上交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19.25%。
3、新型纸业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占园区比重5.9%。实际上交税收353万元,同比增长50%。由于市场行情低迷,新型纸业一直处于谷底徘徊,尚未有复苏迹象。
4、绿色食品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占园区比重2.3%。实际上交税收50万元,同比增长77.5%。其中赣花油脂实际上交税收26.39万元,增长较为明显,同比增长14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