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说明文

时间:2025-11-13 20:05:18
桥的说明文

桥的说明文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法的介绍事物、解释事物的文体。要求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举例、数据、图表等。优秀的说明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的说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的说明文1

桥是美丽的,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桥,是通往各处的渠道。桥的材料有许多,有用石头、钢铁等材料建成的,桥的种类也不少有小桥、有大桥、有长桥、有短桥,有斜拉桥、悬索桥、铁路桥、立交桥等各式各样的桥。这只是从形式角度来看的。如从功用角度来看的话,只是多了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人行桥,这四座桥,少了斜拉桥这类。

而黔城的源江大桥属于公路铁路两用桥,既可以通车,也可以通火车。两旁的栏杆由铁栏灰色构成。

源江大桥是黔城的象征,1970年开始建造,1975年完工,至今已有37年了,是属于黔城第一长桥。横跨沅江,通往各地区。它全长571。26米,宽约20多米,该桥的公路被中间的铁路隔开,一边公路在铁路的左边,一边在铁路的右边。两边栏杆用蓝灰色的油漆刷成的,好似天空的暗蓝,每一根栏杆的中间都有一只自由飞翔的海鸥,次第地排列在上面。公路桥的右下边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往边靠就是人们辛苦劳作的菜地,在他们的时间里,都要花半天的时间去耕种,公路桥的左下边以前是一个大池塘以及房屋,而现在却是一条公路。从空中看,桥下这样配合着桥,就是格外美丽了,由此而来,设计者为游览者增添了一份遐想的空间,飞在仙境的一种满足感。站在桥上,有点满足又有点惊险。

假如你烦燥或心情不好时,便可以走到桥的右边,就连想到自己在满地都是花的地方,心情变得格外开朗。这时,让我由想到白居易的诗中的’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恰恰是描写山水光色的景色。

黔城的桥虽比不上那种现存最古老的而且敞肩的石拱桥——赵州桥历史悠久,也不像卢沟桥那样在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桥。黔城的桥只不过是黔城人们通往各地的渠道。

每座桥在不同坏境中,是有各种各式的形式美。桥不仅是美丽的,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了桥,那么我们开着车怎么过河呢?怎样通往各地呢?桥是不可缺少的,桥在人们心中是很重要的。

桥的说明文2

在雅安的旅途中,廊桥是一抹浓重的风景。

远远地,它如一缕青烟,静立于溪涧之上,静立于旅人跋涉的期盼中,岁岁年年,不曾飘走。

桥的四周,也许是青山横亘,也许是一马平川,也许是炊烟袅袅,也许是芳草萋萋,因为必经之地有一道溪流滑过,廊桥便应运而生。廊桥是纵横交错道路中不可或缺的连接点,是岁月停靠的驿站,是古典江南留下的沧桑景致。廊桥,为旅人营造了一片荫凉,也为旅人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因为廊桥,江南山水便更添了几分温柔和雅韵。

雅安廊桥都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也象征着儿女情长。昔时,廊桥多是男女相约的地方。黄梅戏中曾缠绵悱恻地承诺:“我在桥头盼归鸟,窗前守候暮鼓晨钟。”在江南,这样的桥就是廊桥。相约桥头,你知我知,桥上相会,别有一番情趣,更迎合相约者的美好愿望和心境,所以廊桥又有鹊桥的别称。一座座廊桥不仅仅完成了地理上的连接,还让许许多多陌生的心灵因此对接,撞出爱情的火花,从而在美妙的情感世界架起一座座看不见却能深刻感知的“桥梁”,期待花好月圆的那一天。回首廊桥,有情人的心中无不荡起阵阵涟漪。廊桥,成全了相识,也见证着爱情,称它为花桥,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

这是中国古典意象的廊桥,然而,真正将廊桥文化推近于世界面前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廊桥遗梦》。在这里,“廊桥”就不仅止于一个地名、一个遥远国度地图上的一隅之谓。几乎在一夜间它对人们深度的影响和人们对它深度的接受,已经被全人类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情感滋养、浇灌、呵护了起来,它本身的词义赢得了延展,该书的一版再版,一印再印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从影片到作品,从“廊桥”到“廊桥”,隔着万水千山,隔着虚幻的飘渺:黄昏老树,夕阳西下,绿波旧桥,一幢木屋,一条尘道,一张餐桌,一跟烛台,一架相机,一条银链,一张纸条,一段恋情……男女主人公把一个古老而又时尚的故事,一段至情至爱的黄昏之恋演绎的平凡而又轰轰烈烈,让人难以释怀。

廊桥,成了人们心中一个最美的梦,它遥不可及,它如梦似幻,它代表着古老亘远的爱情;慢慢地、慢慢地,它残破不堪,任风雨飘摇,不知不觉滑向它生命的终结。

桥的说明文3

在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下午两点,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到禄丰县城北边参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石拱桥——星宿桥。它座落在星宿江上,桥因江得名。此桥又叫“西门大桥”。

星宿桥建造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后屡遭水患,清初三修三塌,雍正五年又坍塌,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在原址重建,到现在已有三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来到桥头,桥向东西,横跨星宿江上。抬头仰望,眼前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桥牌坊,它是由两层楼阁的小亭子组成的,在两层楼阁之间的横梁上刻着金光闪闪十分逗眼的三个大字“星宿桥”。桥牌坊四柱三门,两旁的底坐有两个大石鼓,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草树木,有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兽中吉祥物的石龙、石狮……,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牌楼的八个角上各挂着一个小小的鱼铜玲,当微风轻轻吹过,铜玲就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当声,仿佛在热情欢迎远方的游客。

这座石桥全长118.8米,宽10.56米,高10米。桥身、桥面、桥栏、桥墩全部都是由二、三百公年重的红沙石和石灰掺糯米浆砌成的。有六个船形的桥墩,七个拱形的桥洞组成。

如今这座古桥已被云南省列为禄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禄丰人民假日、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走过大桥,桥尾的石牌也不甘示弱,它虽然没有桥牌那样雄伟壮观,引人注目,可是它记载了,当时修桥的工匠和捐款建桥的人的名字,银钱的数量以及星宿桥的历史。在石碑中间有四个醒目的大字“坤维永镇”,意思是:和地相连永远安定。

走到桥下,远看大桥像一条巨龙、像巨蟒、像巨象饮水……七个圆形的桥拱倒映在水里就像七面大圆镜。星宿桥不但坚固、美观、而且高大雄伟。它体现了禄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工艺,是云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爱家乡的星宿桥,更爱禄丰勤劳智慧的人民。

桥的说明文4

我乡三县交界处横亘一座朗概山。面向我们坪上乡,从分水坳、梅赛坳流出四条小河,三条注入资江,一条注入湘江。河上有桥二十八座。

故乡的桥多是瓦屋木桥,乡里人叫“屋桥”,石墩上架厚实的木板或石板,桥两边立木柱木梁,上盖青瓦。桥面宽敞,两侧栏杆下,铺有一尺多宽的座板,供行人歇息。桥屋正中,面向上游,设有神龛,四时供奉关公,周仓、关平侍立两旁,一派肃穆神色。

屋桥大多 ……此处隐藏4263个字……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桥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的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份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桥的承受力好,卡车可以通过,家乡的柑橘也一箱一箱的运了出去,每个农户现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这都是清河桥的功劳啊!

桥的说明文12

在春光明媚的时候,从空中鸟瞰江汉平原,映入你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星星点点点缀其间的是大大小小的湖泊。奔腾的长江滚滚而下,像给平原围上了一条腰带。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荆州古城依江而居。在这里,有诸葛亮、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壮篇章,也有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悲惨故事。

在这里,207国道、318国道纵横相通,还有宜黄、襄荆、荆常三条高速公路交叉相连,可谓交通重地。可谁曾想到,若干年前,这里还是靠轮渡过江,有多少次,长江两岸等待过江的车队如一字长龙,司机们苦不堪言,乘客们怨声载道。更难忘,xxx年正月十六,一辆满载返校大学生和外出打工者的大客车一头冲进长江,冰冷的江水吞噬了数十条鲜活的生命。

终于,20xx年的国庆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投资14亿、历时四年半建设的荆州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了!那一天,数以万计的荆州人民走上桥头,载歌载舞,尽情欢庆。

这是一座多么雄伟的大桥啊。桥长4397米,由北岸引桥、荆州大堤桥、北岸滩桥、北汊通航孔桥、三八洲桥、南汊通航孔桥、南岸滩桥、荆南干堤桥和南岸引桥等9个部分组成。桥宽24米,双向四车道,日通车能力可达2万辆以上。桥面铺设墨绿色进口沥青,夏不粘冬不脆,汽车驶过上面,舒坦平稳,就像人走在地毯上一样。

这是一座多么奇妙的大桥啊。北汊通航引桥是主跨500米的PC斜拉桥,在亚洲堪称老大,全世界也是第二;三八洲连续梁桥,主跨150米,连续长度1100米,创国内之最。大桥结构包揽了国际国内大跨度桥梁多种形式,简直就是“中国桥梁建设博物馆。”

这是一座多么美丽的大桥啊。大桥主塔与南汊姊妹塔并肩而立,不锈钢拉索似凤凰展翅,要和荆州的经济一起腾飞。阳光下,写的桥名熠熠生光,折射出一派祥和。墨绿色的路面爽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桥横跨长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桥的说明文13

在杭州的最北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拱宸桥。

我和妈妈来到了这古色古香的拱宸桥。远处立着一扇石头做的大门,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大洞,洞上写着暗淡的 “拱宸桥”三个大字。

走进这扇古老的石门,便看见一些古代的建筑,黑色的瓦,白色的墙。房瓦的两头有一个尖尖的小角翘起来,犹如一只小燕子停在上面。窗户是用薄纸做的,窗框是木头编的,如果要开窗,就得请木棍来帮忙。门是用上等的紫檀木做的,把手上有两个用铜铁打造而成的狮子头铁环,是敲门时用的。

再往里走,就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房子。有一大幢一大幢的庭院,也有村民们住的小家小户,还有挤满人的商店。这些商店并不大,但店前挂着大的,小的,方的,三角形的旗子,热闹得很。店老板们还时不时吆喝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来看看!”有的店家为了招揽客人,还穿上古装,肩膀上挂着毛巾,扮成店小二呢!

走过这条街道,便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上泊着几艘小船,搭着黑黑的棚子。妈妈说,那是乌篷船。这船开起来一摇一晃的,活像个老夫子在教他的弟子们读书呢!游客们也随着船左摇右摆起来,享受着在古代私塾读书的快乐。

岸上走着的游客,他们有的打着五颜六色的油纸伞,悠闲地走着,好似一位位大家闺秀;有的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古书、古画。我四处张望,看着旁边古色古香的一切,仿佛自己也成了古代的一员。

这古色古香的拱宸桥,真是一个奇特的旅游好去处。

桥的说明文14

我的家乡在宁波,在每条江上都有大桥,然而在两百多年前我们宁波才只有两座浮桥。直到1936年我们宁波才有了第一座永久性的桥———————灵桥。1971年建成了新江桥,1981年解放桥也建成通车,3年后兴宁桥也完工了,1990年江夏区建成通车……

灵桥坐落在奉化江上,是连接海曙和江东的重要通道,长132米,宽97。5米,它用钢铁连接像一个变形金钢,在奉化江上雄伟无比。

晚上灵巧上灯火通明,桥下也是彩色的,像一个七彩灯,散发出无限的光芒。

琴桥也建成在奉化江上和灵桥是一对兄弟,琴桥像一把淑琴,将面向一位分度翩翩的绅士,衣襟随风飘扬,他正在潇洒地谈着竖琴。淑琴不断地跳出一个个的音符,再加上风的呼呼声和汽车的滴滴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音乐。

杭州湾跨海大桥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它还是世界第二长的跨海大桥,它北起嘉兴,南至慈溪全长36。463公里每5公里一种颜色,共7种颜色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被人们叫做“彩虹桥”,也叫“七彩桥”在十三公里时,有一个观光平台,它有好几层楼高。从远处看,它像一位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从最高的一层楼上往右看,可以看见慈溪的海岸线,也可以看见汹涌的大海。在晚上,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的灯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把整座桥都照得如白天一样亮在这座大桥上形势十分洒脱,向两边看,一片明亮,观光台上更是金碧辉煌,多美的桥呀!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我的家乡建造更多、更好、更美、更结实的大桥。

桥的说明文15

我的家乡是新河,可以想象,有河肯定有桥。是的,家乡的桥大大小小,各种材质建造的都有,实在是数也数不清楚。这么多座桥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座百年老桥——寺前桥。

寺前桥的大名是金清大桥,因其旧在净应寺前而得名。后因其横跨金清港,又因河而名为金清大桥。经过查资料,我知道此桥在明《嘉靖太平县志》已有记载。

寺前桥长64米、宽4.6米、高12米,为五孔石拱桥,两端有桥亭。桥墩由条石错缝叠砌。桥面铺砌别具匠心,每个拱顶是平台,平台之间由石阶成斜面相联,纵观整座桥身呈曲折状,起伏有致,富有节奏与韵律感。大桥两侧有石桥栏,两端部各施抱鼓石。桥栏间望柱每侧28根,柱头圆雕狮子、仰覆莲、莲蓬,生动有致。可惜的是,“文革”时,柱头所雕狮子被砸损坏,现在能看到的也只是残缺的一部分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座老桥的喜欢。我经常在周末,漫步桥上,踩在那石板铺成的桥面,我总想象赵州桥也该和我家乡的这座石桥一样吧。我也喜欢从对面的新桥——披云大桥上来遥望寺前桥。远望老桥,犹如巨龙俯身喝水,更似长虹卧波,给金清港平添无数妩媚风情。

桥南北各有一座桥亭,桥亭原有匾额,南曰“人无病涉”,北曰“水不扬波”。现在也只剩下北桥亭上的字了。我常驻足桥头,默念着“水不扬波”,多美丽的古老石桥啊,多美丽的家乡河水。

《桥的说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